为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3月24日-26日,九三学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层委员会科普宣传团队联合江西省科协,深入九江金安高级中学、柴桑区第一中学、德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庐山市一中及景德镇学院,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科学启蒙行动由阎子峰教授领衔,汇聚了孙根云教授、郭海玲教授、周炎副教授等多位专家,不仅为1200余名师生打开了前沿科技的认知窗口,更在基础教育领域播下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火种,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责任担当。
前沿科学点亮课堂,知识火花点亮梦想
在遥感科学主题课堂上,孙根云教授从基础概念到前沿应用,层层递进地为同学们揭开了这门前沿科学的神秘面纱。他巧妙地将遥感技术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通过解析遥感技术在生态治理、灾害预警等国家战略领域的突破性应用,让看似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从卫星遥感的广泛应用到未来发展趋势,孙教授不仅拉近了科学与青少年的距离,更点燃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热情。
郭海玲教授的晶体世界探秘课程,则体现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变革的深层关联。郭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晶体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应用,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思维的框架。她的讲解不仅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引导他们在科学探索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周炎副教授则聚焦电化学领域,从基础原理到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突破,系统阐述了电化学在推动绿色能源革命中的关键作用。他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同学们对新能源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



互动交流激发潜能,科学精神扎根心田
讲座结束后,互动环节成为科学思维碰撞的舞台。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基础概念到前沿技术,从个人兴趣到社会责任,问题层出不穷。专家们耐心解答,用专业而不失亲和的语言为同学们解惑答疑,同时对部分同学提出的创新性思考给予高度评价。这种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不仅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

穿越革命历史风云,传承科学创新担当
在科普活动的行程中,团队成员走进庐山会议旧址与方志敏纪念馆,在革命历史的厚重篇章中汲取精神力量,探寻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的深层共鸣。庐山会议旧址展厅内,珍贵的实物、照片与史料逐一呈现,三次庐山会议的历史风云仿佛扑面而来,让团队成员在沉浸式参观中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脉搏。方志敏纪念馆内,烈士的生平事迹与革命文物静静陈列,诉说着信仰的重量。展厅中,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的故事,感染者每一位团队成员。方志敏对“可爱的中国”的憧憬,正是当代科技工作者以创新铸就民族复兴的使命;庐山会议中求真务实的态度,亦是科学探索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石。通过此次参观,科普团队不仅拓宽了历史视野,更将革命精神内化为科普工作的价值指引。让大家认识到,科普工作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青少年心中科学信仰与爱国情怀的火种。这种精神传承,让科普工作超越了工具性意义,成为培养未来科技脊梁的文化根基。

科普赋能青少年,点亮科技创新未来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科学素养是他们逐梦未来的基石。此次科普活动致力于普及前沿科学知识,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科学精神的洗礼,让青少年在感受科学之美、体验科学之趣的同时,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九三学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层委员会科普团队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将科技传播转化为人才培育的先手棋。通过将高校优质科技资源精准导入基础教育,构建了大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样板。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这种高端科普活动有效填补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结构性缺口,为新时代人才战略储备提供了创新路径。未来,九三学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层委员会科普团队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科普为桥梁,以创新为引擎,为更多青少年点亮科学梦想,铸就科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