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凝聚海内外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共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欧美同学会6月29日推出2022年首场“欧美同学会大讲堂”,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作《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转型》专题报告。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曹卫星主持。欧美同学会第八届会长会7位在京成员、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欧美同学会15个国别分会的在京会长和秘书长在欧美同学会北大厅线下主会场参会。各级地方组织会长会成员、秘书长班子成员及有关留学人员代表在线上分会场参会。我校组织500余名留学归国教师线上收看,校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会长、石油工程学院孙仁远教授作为代表参加青岛市分会场的集体观看活动。
报告会上,丁会长从深刻剖析中国能源结构及碳排放现状入手,指出中国能源结构和能源禀赋以煤炭为主、制造业规模庞大、压缩式发展等因素导致产生较高的碳排放,重点阐述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科学逻辑——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三端共同发力”: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要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要力争在绝大多数领域实现电力、氢能、地热等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固碳端,要通过生态建设、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方式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此逻辑基础上,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可分“四步走”实现:大概以每10年为一个台阶,逐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控碳阶段”到“减碳阶段”再到“低碳阶段”,最终达到“碳中和”。
在聆听丁会长的报告后,我校广大留学人员一致认为:作为留学人员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自身专业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要聚焦讲好中国“双碳”故事,以事实驳斥“中国的减排承诺力度不够”等抹黑舆论,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方式,生动阐释中国文明理念,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在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不断拓展对外话语的主导权,展现新时代留学人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