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在快速转型之中。一方面,党的群众工作拥有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另一方面,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格局、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价值观等都处在变动之中,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基本特点:两个主体的变化
任何工作都有主体与客体之分,而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从“工作”的视角来看,两个主体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群众基础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特征:一是代际更迭。党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大多退出职业舞台,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基础,大多数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二是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群众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点,必然导致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三是民主法制时代,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执政早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和服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四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化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逆反”心理。五是由于党风廉政等问题带来的对公权力的信任度降低。六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达诉求渠道,成为群众参政议政发泄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等等。简言之,群众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前。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党的队伍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和终极目标未发生变化,但在党员构成、党员个体价值趋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其基本特征: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党的干部队伍经历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三是长期执政,党自身与权力紧密结合,某些领导干部自身变异,如权力主体意识错位;党风廉政建设仍然直接影响党群关系。特别是很多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相连。四是在社会飞速变化的同时,某些干部能够跟得上时代变化,而某些干部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变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欠缺,导致不断出现被社会所诟病的问题,比如,仅仅因揭露问题而被定为“诽谤罪”等做法。五是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官本位意识,“面子”意识,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六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害怕群众,不敢与群众打交道。七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大于对群众负责,这与干部授权方式相关。八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以传统的工作方法对待今天的群众,以行政权力管卡压为主,群众不能接受。有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表面看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但积累多了就导致民怨,而我们的某些干部对此没有危机意识。
二、新考验与新挑战
群众基础与干部队伍两个主体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的群众工作形成重大考验与挑战:
一是群众主流一方面渴望公正、稳定,另一方面各阶层之间又互信不足,公权力与民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考验党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群众的诉求大多与利益相关,考验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能否公正协调社会分配,防止公权力与民争利;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基层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的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三是社会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交织在一起,考验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社会公正是靠民主的制度、机制来保障的。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的机构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新变化新要求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者一句话就决定一个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
四是群众工作中出现“倒逼”现象,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改革魄力与能力。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作为群众个体、群体而言,需要党来组织、引导群众,这就是群众工作。现在是群众“倒逼”我们改进工作,比如,社会批评、社会监督日益增多,公民社会的发育已经是客观趋势,而我们面对变化了的群众有时却陷于被动应付,哪里出了窟窿就往哪里堵,哪方面出现问题就强调哪方面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群众工作方式的转变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实事求是、统筹全局、未雨绸缪的引导方式。
五是党风廉政问题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考验执政党能否最大限度地解决党风廉政问题。党风廉政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但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能否以群众权利为本位的问题。
三、规律性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的群众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在基层涌现出大调解机制、群众参与立法等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做法。党的群众工作初步展示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价值取向符合时代主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搞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贯穿于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前提。以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甚至小团体利益来侵蚀公众利益,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唯有突出强调这一点,才有所谓执政为民的制度与行动。
注重民生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群众是现实的,公正协调各方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维系当下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没有民生的进步,就没有党的群众基础。
发展民主以保障利益协调的公正性。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保证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社会利益调节需要民主决策机制的保障,需要给各方利益相关者以畅通的表达诉求通道与平等的机会,也离不开各利益群体之间、各群体与公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对话协商。没有民主,社会公正就只能依赖于少数权力行使者的素质。民主的制度化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强化党组织和政府的服务功能,把服务蕴含在社会控制之中。在中国,社会治理是典型的执政党起主导作用的治理,即所谓政党治理。执政党和政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强化其服务功能确是时代的需要,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和群众,唯有服务,从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从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上、工作重心上,转变到服务方面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在群众中的政治动员力,形成对社会的凝聚力。
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方式。以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灵活多样,确保党以多种姿态、手段联系群众。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一、基本特点:两个主体的变化
任何工作都有主体与客体之分,而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从“工作”的视角来看,两个主体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群众基础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特征:一是代际更迭。党执政初期的群众基础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大多退出职业舞台,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基础,大多数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二是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由于群众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特点,必然导致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三是民主法制时代,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执政早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和服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四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化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逆反”心理。五是由于党风廉政等问题带来的对公权力的信任度降低。六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达诉求渠道,成为群众参政议政发泄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等等。简言之,群众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改革开放前。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党的队伍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和终极目标未发生变化,但在党员构成、党员个体价值趋向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其基本特征: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党的干部队伍经历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三是长期执政,党自身与权力紧密结合,某些领导干部自身变异,如权力主体意识错位;党风廉政建设仍然直接影响党群关系。特别是很多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相连。四是在社会飞速变化的同时,某些干部能够跟得上时代变化,而某些干部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变化,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欠缺,导致不断出现被社会所诟病的问题,比如,仅仅因揭露问题而被定为“诽谤罪”等做法。五是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官本位意识,“面子”意识,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六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害怕群众,不敢与群众打交道。七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大于对群众负责,这与干部授权方式相关。八是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以传统的工作方法对待今天的群众,以行政权力管卡压为主,群众不能接受。有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表面看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但积累多了就导致民怨,而我们的某些干部对此没有危机意识。
二、新考验与新挑战
群众基础与干部队伍两个主体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的群众工作形成重大考验与挑战:
一是群众主流一方面渴望公正、稳定,另一方面各阶层之间又互信不足,公权力与民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考验党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群众的诉求大多与利益相关,考验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能否公正协调社会分配,防止公权力与民争利;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基层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的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三是社会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交织在一起,考验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社会公正是靠民主的制度、机制来保障的。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的机构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新变化新要求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者一句话就决定一个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
四是群众工作中出现“倒逼”现象,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改革魄力与能力。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但作为群众个体、群体而言,需要党来组织、引导群众,这就是群众工作。现在是群众“倒逼”我们改进工作,比如,社会批评、社会监督日益增多,公民社会的发育已经是客观趋势,而我们面对变化了的群众有时却陷于被动应付,哪里出了窟窿就往哪里堵,哪方面出现问题就强调哪方面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群众工作方式的转变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需要实事求是、统筹全局、未雨绸缪的引导方式。
五是党风廉政问题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考验执政党能否最大限度地解决党风廉政问题。党风廉政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但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能否以群众权利为本位的问题。
三、规律性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党的群众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在基层涌现出大调解机制、群众参与立法等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做法。党的群众工作初步展示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价值取向符合时代主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搞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之中,贯穿于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根本的前提。以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甚至小团体利益来侵蚀公众利益,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唯有突出强调这一点,才有所谓执政为民的制度与行动。
注重民生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群众是现实的,公正协调各方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维系当下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没有民生的进步,就没有党的群众基础。
发展民主以保障利益协调的公正性。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保证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社会利益调节需要民主决策机制的保障,需要给各方利益相关者以畅通的表达诉求通道与平等的机会,也离不开各利益群体之间、各群体与公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对话协商。没有民主,社会公正就只能依赖于少数权力行使者的素质。民主的制度化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强化党组织和政府的服务功能,把服务蕴含在社会控制之中。在中国,社会治理是典型的执政党起主导作用的治理,即所谓政党治理。执政党和政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强化其服务功能确是时代的需要,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和群众,唯有服务,从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从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上、工作重心上,转变到服务方面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在群众中的政治动员力,形成对社会的凝聚力。
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方式。以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灵活多样,确保党以多种姿态、手段联系群众。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