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她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探求着学术的真谛,在讲台上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她处之淡然。她不仅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身作则,更以率真的人生态度言传身教。因为她知道: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她就是“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解晓燕老师。
来自西部,成长于油田,由于家庭的熏陶,解晓燕像老一辈石油人一样不求回报,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石油教育事业。1990年,已在兰州大学工作三年的她告别在西北的亲人,毅然留在石油大学,只为给祖国的石油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研著文,服务社会,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高度关注国家大事,深入追踪社会动态,科研方向以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国际政治、能源安全、文化建设为主,在《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社会科学家》《国际石油经济》《兰州大学学报》《世界知识》《黑龙江高教研究》等知名期刊发表精品论文多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她独自撰写的《石油的政治品质》一书,全面阐述了她对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石油文化与石油教育的观点,字里行间包含了她对石油事业浓厚的兴趣与热切的关注。
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大学教师她心系石油、心系学校、心系学生,她是一个有情怀、有坚持、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我是这个国家和社会中的一员,我应该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解晓燕身体力行,通过研讨交流、举办讲座等形式将这份爱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更多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及其能源安全战略研究”“利比亚:中东风云再起”“胶着与制衡:叙利亚问题研究”等时事讲座,她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在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的同时,也加强了青年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老师的就要传道解惑,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目的就是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之才。”解晓燕对学生的培养倾注心血,言传身教,对学生论文的指导细致入微,从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到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何开篇、如何收尾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解晓燕事无巨细,帮助学生弥补缺点和不足。付出终有回报,连续三届她指导的研究生毕业生都获得了优秀论文和优秀毕业生称号。
解晓燕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水平上的严格要求,还常在课堂上、办公室里给学生以思想觉悟上的熏陶。解晓燕常说:“只有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高度、有深度的人,才有资格去谈‘齐家治国平天下’。”2015届硕士毕业生陶远城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当年,陶远城属于跨专业读研,既要对于学术知识、学术研究规范及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又要应对生活中的活动及突发状况,让他常感觉到彷徨和无助。于是,陶远城主动找到解晓燕倾诉并寻求解决之道。解晓燕告诉他,“要么做一个能力很强大的人,要么做一个心理很强大的人。”这句话铭记在陶远城的心中,开始从生活里的小事做起,慢慢树立自信,后来在解晓燕的鼓励下又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学院的集体活动,性格变得开朗了,成绩也随之而来,经过两年的努力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学生喜欢到解晓燕老师那里谈谈心,倾诉一下。而解晓燕也乐此不疲,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学生说需要帮助,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她都会及时出现在文理楼的办公室,通过推心置腹地交谈来尽力开解学生,为他们遇到的学习、情绪管理等问题出谋划策。每年还有多个学生社会实践队伍都邀请解晓燕担任指导老师,反复多次的交流思路,设计调研计划,审阅与点评调研报告,多支队伍获评优秀社会实践队伍。对学生思想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解晓燕收获了一大批“小粉丝”。
“低配的人生,也可以高贵地生活,哪怕是超低空,我也要飞翔;因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解晓燕在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带给他们这份对生活的热爱,用她的“诗和远方”激励年轻的一代当如河流一般,奔流不息。“常常一觉醒来看到老师早晨五点多回复的消息。”学生惊讶于解老师的“准时”回复。对于如此规律的生活,解晓燕很引以为傲,每天早上,当别人刚从睡梦中苏醒,解晓燕早已完成很多任务,踏着晨练的脚步归来。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也传递给了学生。
“教书也是育人,人文也蕴含人生。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平凡人写就的才是历史。和孩子们一起谈天说地让我感受到年轻的力量,感到快乐。懂我或不懂我,我都爱我的学生,奖我或不奖我,我都爱我的工作。”在这个散发着浓郁理工科气息的学校里,解晓燕如同一湾清冽的泉水、一束皎洁的月光,默默地滋养着莘莘学子的人文情怀,无闻地沐浴着石油大学理性中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