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机电工程学院刘永红教授团队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可控阿升液滴制造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成果《基流体动力学的可控阿升液滴产生以及电场中的操纵新方法》
(Hydrodynamic dispensing and electrical manipulation of attolitre droplets)在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综合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该研究成果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刘永红教授的博士毕业生张彦振,现为德国奥尔登堡大学博士后、洪堡学者,第三作者为刘永红教授。
产生微小的液滴对于喷墨打印、化学以及生物分析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基于喷孔液滴产生方法并不能产生微纳尺度的液滴,也不能处理高粘度的流体。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可控阿升液滴制造新方法,其显著特点是可用较大尺寸的喷孔制造微纳尺度的液滴,可制造出喷孔直径1/40的微纳液滴,解决了当今困扰高粘度微纳液滴的制造难题。该方法在生物检测、化学分析和微表面加工装饰等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位国际著名审稿专家均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原创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微观尺度下的流体动力学开辟了新途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Nature出版集团旗下的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主要发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2015至2016年的影响因子为11.39。
论文详见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812/ncomms12424/full/ncomms1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