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和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一直都有良好的合作,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三方将进行化工安全和环保复合型人才的国际合作培养,我相信,这是解决目前我国化工安全及环保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短缺问题的良好开端,对国内化工安全与环保的高等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和补充。
”
赵东风教授,化工安全与环保复合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在不久前通过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审批,他的这段话也是整个团队为之努力的目标。
一个项目 两个方向
化工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石油化工装置本身又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且逐步向超大型化方向发展,虽然当前全国化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但制约行业安全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化工安全人才缺乏、产业工人队伍安全素质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大众关心的问题。国家对化工安全和环保都非常重视,行业的发展也对化工安全和环保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针对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我们的项目主要确定了两个研究方向: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及风险控制技术和化工过程VOCs泄漏检测及评估技术。”赵东风教授表示,这两项技术都是目前国内化工安全与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包括化工园区多米诺效应理论研究、事故后果模拟及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化工企业选址及布局安全设计技术、化工园区及临港储存区安全规划技术、化工反应热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技术、化工事故人因因素分析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取得突破,有助于全面发掘化工园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机制及评估理论,进而得到其风险控制技术,这将对解决制约化工安全的深层次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赵东风教授对研究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化工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及评估技术则是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雾霾天气频发,VOCs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对VOCs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大气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热点和重点。随着《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连续出台,将VOCs控制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提出对VOCs实行总量控制和排污收费,石化企业全面推行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及VOCs综合整治。但由于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存在VOCs排放底数不清、标准体系不健全、控制技术应用滞后等多方面问题,严重制约了VOCs污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化工过程VOCs泄漏检测及评估技术包括VOCs监测技术方法、VOCs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研究、VOCs形成PM2.5的机理研究、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研究的石化企业等子课题。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将促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人才培养无国界
“在培养安全环保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方面,作为国内石油化工行业领先的高校,我们既有责任,又有义务。”赵东风教授表示。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探索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国内首次尝试在化工专业中开设化工安全方向、设置安全专业必修课程的高校,我校化工专业、应化专业及环境专业毕业生“既懂专业又懂安全”的特点深受广大用人单位好评。
“我校在化工、安全和环保领域具有良好的学科优势,完善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及对外交流机构、高层次的行业资质、立体化的实习实训基地,这是我们多年学科建设、科研积累和实践基地完善形成的硬实力。”赵东风教授表示,仅仅具备这些自身优势还不够,在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国外起步较早,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工业协会,发展都较为完善。
项目合作机构德州农工大学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以及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化工过程安全中心均为全球过程安全领域科研及工业实践的领先机构。德州农工大学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属于该校化学工程系,在世界著名化工安全专家Dr. Sam Mannan的领导下,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化工安全领域的知名科研机构。中心目前的研究领域涉及本质安全、化工企业平面布局、应急管理、后果分析、定量风险评估、石油加工过程安全等众多领域。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专业行业协会,其下属的化工过程安全中心也是化工安全领域著名的行业协会组织,协会拥有众多世界范围内知名化工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个人会员和企业会员,在化工和化工安全领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团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依托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强大的学科背景优势和化工过程安全中心丰富的会员资源,结合我校在化工安全与环保相关学科领先的专业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培养既掌握化工工艺技术又精通化工安全与环保的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2015年6月18日,赵东风教授与Sam Mannan教授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就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基金项目申请以及人才互换交流等方面内容达成了共识。
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主任Sam Mannan教授刚刚完成在我校进行的为期三周的化工过程安全国际课堂课程讲授。Mannan教授认为,“安全和环境问题是不需要护照和签证的,我们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共同为过程安全和环境保护付出努力。”他希望该项目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学生,尤其是化工、安全、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过程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也希望能在该领域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更加深入的合作。
理论与实践并重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合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实施将在我校前期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重点化工大学和国外化工名校在化工安全与环保教育方面的经验。
项目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以及访问学者三种选派类别,选派人员将进入美国德州农工大学Mary Kay O’Connor过程安全中心进行为期12-18个月的学习(访问学者为6-12个月)。
化工安全与环保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三导师负责制,一个为国外导师,一个为国内校内导师,一个为国内现场导师。在国外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短期培训、现场实习与实践,回国后立即投入实践检验国外学习效果。项目突出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无缝衔接,强调学术与技能的充分融合,在培养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基础上,突出培养研究生的应用及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辟国际化培养通道。相信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学校的强力支持下,化工安全与环保领域重理论、重实践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谈及化工安全与环保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阎子峰教授说。
(原文链接:http://sydxb.upc.edu.cn/weekly/?years=2015&weeks=20&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