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 郑建邦
一百年后,我们之所以仍然要广泛地纪念辛亥革命,不仅是要铭记先烈的奋斗与牺牲,缅怀前辈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为民族复兴和民生幸福而奋斗不息的辛亥精神
随着辛亥首义日的临近,海内外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渐入高潮。自年初起,应邀参加了各地的纪念和研讨活动,在中山堂前、黄花岗上、翠亨村中、武昌江畔,抚今怀古,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浮现眼前,心潮起伏,执笔欲书。
回首一百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的革命风暴,不仅将一个腐朽不堪的封建王朝抛进了历史尘埃,更点燃了几代仁人志士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世纪之梦。在孙中山先生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伟大理想感召下,无数有志青年前赴后继、投身革命,在与旧世界的殊死斗争中英勇献身。1911年4月27日,120多位青年志士臂缠白巾,吹响海螺,义无反顾地向着满清反动统治的象征――两广总督衙门发起猛烈进攻,敲响了这个末路王朝的丧钟。但由于筹备失当、指挥不畅和敌众我寡等种种原因,起义最终失败,百余位烈士血洒羊城。后经革命志士收殓遗骸72具,葬于广州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山先生曾撰文痛悼曰“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并称“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些年轻而鲜活的生命,为着革命的理想而壮烈牺牲。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留给后人的形象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腐朽的旧世界同归于尽的铁血猛士。但当我们回归生活,探寻他们的身世、家境和情感世界时,我们所感触到的并不是冷冰冰的众多偶像,而是一群与百年后的青年一代同样富于朝气与活力,同样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他们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美满的婚姻。本可以坐拥一切美好元素,尽情挥洒青春的他们,为何抛其所爱,毅然走上艰苦卓绝的革命之路?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感的召唤,更是舍小我而成大我,舍小家而兴国家的崇高精神使然。七十二烈士之林觉民的《与妻书》,读来感人至深:“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寥寥数语,一位饱含深情的丈夫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胸怀和“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志向,使这位革命青年必然地选择了慷慨赴义。同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放弃富足生活,舍豪华而尚质朴,一心投身革命,潜心研制武器弹药。在起义中,他胸前挂一大筐炸弹,奋勇当先。负伤被捕后,他高喊:“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人尤其是杀不了!”最终英勇就义。尽管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人们不同的历史使命,但林、喻二君和辛亥众先贤为追求民族复兴和民生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是永恒的,这也正是辛亥革命精神的实质。
今天,中华民族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巨变,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正在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向伟大复兴,辉煌的成就足以告慰先贤。一百年后,我们之所以仍然要广泛地纪念辛亥革命,不仅是要铭记先烈的奋斗与牺牲,缅怀前辈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为民族复兴和民生幸福而奋斗不息的辛亥精神,更加注重发掘这种伟大精神对于当代中国之意义,将其作为活的思想精髓注入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