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忆人•典故】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作者:发布者:张庆强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次数:1859

土尔扈特部落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明朝末期,由于蒙古族各部之间征战不断,土尔扈特部被迫西迁,在伏尔加河流域一带游牧。虽然远在万里之遥,土尔扈特部却始终与祖国保持着联系。

清顺治七年(1650年),土尔扈特部使者与建立全国统治不久的清王朝取得了直接联系,并与清王朝之间一直保持着往来。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皇帝派出图理琛使团慰问土尔扈特部。在宴请图理琛使团时,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说:“(土尔扈特部)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有清一代,土尔扈特部频频向清政府遣使朝觐,万里长路,驿马不绝。

清乾隆三十五年腊月(1771年初),身处异乡的土尔扈特部决意东归。首领渥巴锡率部众3万多户、约17万人开始了行程万余里、回归祖国的伟大壮举。

一路上,土尔扈特部穿越险峻山川、浩瀚沙漠,历经艰难困苦,经过半年,终于抵达伊犁河流域,回到祖国怀抱,但一路损失严重,“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

土尔扈特部东归路线图

土尔扈特部东归让乾隆皇帝十分高兴,他对土尔扈特人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同年秋,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多次接见并宴请渥巴锡等人,渥巴锡将祖传腰刀进献给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土尔扈特部东归,乾隆皇帝还特别命人在承德避暑山庄外的普陀宗乘之庙前,竖立《御制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石碑。

土尔扈特部不畏艰险回归祖国,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桩可歌可泣的重大事件,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奇迹。土尔扈特部虽然离开故土一个半世纪之久,但始终在情感上和文化上保持着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后来万里长途毅然东归。正是各民族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推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回归祖国后,土尔扈特部众主要生活在新疆、内蒙古、青海一带。他们和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内勤耕牧,外御强敌,为开发和稳定我国西北边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北承德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时说:“土尔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要回到祖国,这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