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启振:关于推进实施在青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议

作者:杜启振发布者:张庆强发布时间:2018-01-18浏览次数:785

  一、建议提出的背景

  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背景下,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机遇、新挑战。自1997年开始,国家通过经费投入支持高校建设了“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后来作为补充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

我们也关注到,部分兄弟省份为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纷纷先行先试、出台新举措,如:广东省启动实施了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3年投入50亿专项资金,建7所高水平大学和18个重点学科,还将再投入80亿,建设3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江苏省投入50亿用于学科建设;上海市实施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第一期投入36亿;浙江省投入50亿建设一流学科;河南省三年规划投入30亿建设一流学科;北京市投入100亿建20个创新中心;安徽省拟投入超过70亿用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等。这些建设工程或建设项目有力提升了相应省市的高等教育水平,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青岛市已开展的学科建设现状

  在青高校已经或者正在成为青岛市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解决青岛市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的生力军之一,更是创新和创业活动的主力军。

  2013年,青岛市启动了首批“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工程”。该工程旨在推动青岛市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在青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推动青岛市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蓝色跨越。“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工程”实施两年多以来,各有关高校和学科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科技优势,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地方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活动,为青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务院印发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之后,青岛市委高校工委高度重视、及时行动,于2015年11月20日组织召开了驻青7所本科院校的高校座谈会,探讨对接一流学科建设,各高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启动一流学科建设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普遍认为青岛市实施的“在青本科高校重点学科市校共建工程”为后续对接和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9月21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此次公布的名单中共计有42所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其中A类36所,B类6所;另有95所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的榜单。但在青高校(也是山东省仅有的高校)仅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在青高校学科评估情况如下表:

点击查看原图

  虽然在全国计划单列市及地方中心城市中,青岛市高等教育的规模、数量、门类均居前列,但观察上表可以发现,青岛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学科的整体水平与兄弟省市一流学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因此,与率先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上述省市相比,青岛市一流学科建设亟待加强。

  三、关于支持在青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议

  青岛作为改革开放的战略前沿,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型城市、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为一流学科建设带来了机遇;推进实施青岛教育综合改革,为一流学科建设创造了更大的政策空间;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保障。因此,青岛市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更新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努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受益者,实现青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升青岛市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为此,建议青岛市按照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国家“蓝”“黄”战略及青岛市需求,支持在青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

  在青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应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国家计划、服务重大需求、强化优势特色,鼓励和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在青高校差别化、协同式发展,加快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通过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和健全成本分担机制,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统筹做好在青高校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和布局,超前部署、大力支持、全面协调地发展相关高校和相关学科,建设与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相匹配的学科体系,形成学科特色更加鲜明的青岛名片,全面提升重点学科水平。

  为支持做好在青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建议在组织实施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建议在青岛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成立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要事项,并由青岛市教育局(市委高校工委)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

  二要有序推进实施。在青高校应瞄准世界一流,立足本校实际和面向青岛市经济发展,围绕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通过整合相关学科资源,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倾力进行重点领域的一流学科建设,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积极探索极具青岛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建设新型高校智库和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科高地,使大学更好地服务于青岛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应联合企业行业等部门,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采取合纵连横,对在青高校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咨询论证和建设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对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同时,强化绩效考核,密切跟踪指导,对建设过程开展全过程监测,实施全方位服务,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

  相信经过青岛市重点支持在青高校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各有关高校的学科方向更加凝练,学科队伍更加聚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更加提升,高校学科在国际国内的整体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在青高校也将为青岛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教育、知识、科技和文化支撑,更加充分的发挥高校优势学科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奋力把青岛市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居魅力做出更大的贡献,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青岛篇章。